2012年3月27日星期二

新加坡华族传统复兴式建筑

来源

新加坡华族人口近四分三,华人、华语,还有不期而遇的华族建筑,有时成了视若无睹的常态。记得培来新加坡时兴致勃勃地要去看Chinatown(牛车水),说:“这里居然还有唐人街?”

他的语气中充满讶异,对于在美国长大的他,新加坡不就是个很华人的国家吗?象牙塔中的我,一直把海外华人研究当作是个严肃的学术课题,也曾探讨新加坡先贤林文庆博士的生平事迹。正是在漫漫求知途中,偶然在网上读到一篇未署名文章,记述中正礼堂的兴建过程,文中写道:为了兴建一座“富有中华文化象征性的礼堂”,中正中学聘请校友何明煌进行建筑设计。何明煌高中未毕业即负笈中国,进入国立中央大学测绘系学习,抗战后回新加坡,因其中国文凭不被当地政府承认,一直屈就担任绘图师,后才华逐渐显露,曾设计了中华总商会新会所……

“富有中华文化象征的建筑”,这样的词汇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人并不陌生,让我感到惊喜的是,海外华人民族主义在建筑上的反映,竟然如此真切地呼应着20世纪初中国“民族传统复兴式”建筑的潮流,在新加坡,竟然还有接受这样建筑教育的人。这一发现让我踏上探寻新加坡华族建筑之旅。

中华总商会大楼:保持华人建筑传统外观


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,中国饱受列强侵略,西方文明以强势的姿态进入天朝,也带来西式建筑和现代建筑技术,然而这一切都烙上帝国主义的印记,让中国人又爱又恨。

20世纪初中国民族意识高涨,试图通过对中华传统的思考和解读,发掘新的力量以重新建构民族自信心。

在建筑领域里,“发扬中国建筑固有之色彩”成为建筑师追求的目标;中国早期的建筑师大多留学欧美,有着西方学院派的教育背景,掌握现代建筑设计手法,他们以折衷主义的手法,将现代建筑技术和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结合起来,设计出一批“民族传统复兴式”建筑,这些建筑大多以醒目的大坡屋顶覆盖在钢筋混凝土的躯壳上,一度被称为“大屋顶”建筑。

最易寻访的“华族传统复兴式”建筑

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大楼




位于禧街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大楼,可以说是新加坡最易寻访的“华族传统复兴式”建筑,每每坐车经过时,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。

最早的中华总商会是设在一栋建于1878年的传统潮州式建筑中,早在1930年代末,陈六使就倡议建设新会所,50年代初成立筹建小组,并确定建筑原则——“新会所不论多少层,应保持华人建筑传统之古香古色的外观”。

这座主体为九层,局部11层的建筑,于1962年9月15日在李光前的主持下奠基,1964年9月20由李光耀总理主持开幕仪式。

中华总商会大楼主立面有着古典三段式特征,简洁的形体和素雅的色彩,显示着现代建筑的干净利落,仅在墙角有浅纹饰,衬托出中央部分华族传统建筑形式的庄重:蓝绿色琉璃瓦的双重檐四角攒尖大屋顶,中央镶嵌红顶黄座的宝顶,垂脊上有抽象的吻和神兽,檐下显露出红色檐椽和飞椽,简化的斗拱上有着线描图案,两端有着轻快的黄色小鸟造型,额枋有青绿色的几何图案彩画;大屋顶下的红色圆柱带出宫殿式建筑的华丽,柱端的雀替描以彩线,连续出挑的阳台为仿石勾阑。

底层入口有着琉璃瓦单檐门廊,浓烈的华族传统建筑风格一直延续到前院的庑殿式门楼。红漆大门配上金色门钉,门前石狮一对,两侧是定制于北京的九龙壁,这一切传达着中华总商会的自信和权威。

中正中学大礼堂:让人回味无穷


中华总商会建筑设计的精炼老到,让我对何明煌的其他作品更加好奇,拿着地图一路追寻到中正中学大礼堂。

1939年中正中学在金炎路修建最早的校舍,首任校长是庄竹林博士,最早的监理是林谋盛。1942年日本入侵新加坡,中正中学被迫关闭。

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办,旋即买下加东月眠路的大片土地建设总校区。校方一直希望能兴建一座大礼堂作为集会和演出之所,1958年底成立筹建小组,经过多年的策划募款,大礼堂在吴水阁的主持下于1965年9月19日奠基,1968年7月21日在李光耀总理主持下开幕。


别墅区内优雅身影

行进在和禧街大不相同的加东别墅区内,赫然看到一座青灰色的牌坊,如此优雅的身影竟出现在远离故国万水千山的狮城,这就是中正中学的校门!四根圆柱界定三开间的牌坊,柱内侧添加方形槛,柱顶有桃型装饰,柱底则是雕刻云纹的依柱石夹抱,连接立柱的枋很宽大,枋下有简化的雀替,枋额上以浅雕的几何图案表现彩画,中间部分镶嵌有“中正中学”四个大字。


中正中学大礼堂 (来源)


进入校门后左侧的“竹林楼”就是中正中学大礼堂,这座“华族传统复兴式”建筑的主体为三层,中央部分为五层,采用对称设计,内部容纳一个带有池座和楼座的礼堂,虽然如今设施略显老旧,然而在半个世纪前它可是相当现代化的,不仅舞台后有道具口,台前有乐池,台口两侧有控制室,观众席还有起坡设计。

大礼堂建筑的外观简洁素雅,仅在屋檐处饰以花纹,中央高起的双重檐歇山顶,覆盖着蓝绿色琉璃瓦,正脊两端的正吻、戗脊上的吻和神兽都是抽象化的,但配置却符合传统做法。

屋檐下白色的斗拱有着韵律美,伸出的拱为云朵造型,额枋彩画是以青绿色组成的几何图形;大屋顶下暗红色的立柱贯穿三层,分隔出五间窗户,最上层柱端设有雀替,窗下墙面有包框墙,五层和三层建筑间的连接体顶部,以带望柱的勾栏结束,栏板下设有螭首。大礼堂两侧的琉璃瓦外廊、礼堂的疏散口、墙身线脚的转折起止,都设计得相当用心。

中正湖 (来源)


何明煌生平鲜为人知


中华总商会大楼和中正中学大礼堂都属于典型的“华族传统复兴式”建筑,显示建筑师的设计功力,不仅掌握现代建筑设计手法,又能够在保持华族传统建筑神韵的同时,将建筑元素抽象变型,这样的设计作品让人回味无穷。

可惜,何明煌的生平事迹如今鲜为人知,当年他在国立中央大学的导师、学长、学弟,大多是中国近、现代建筑史上重量级的人物。

更令人惋惜的是,新加坡华族传统复兴式建筑的存在和意义,一直不为人所了解,当我将这些建筑图片发给导师评赏,研究中国近现代建筑几十年的他,不禁赞叹新加坡竟然有这么纯粹的“华族传统复兴式”建筑,还能保存利用至今!

林谋盛烈士纪念碑:与林谋盛的成长经历呼应

新加坡历史中有许多闪亮的华人名字,他们不仅一生为振兴华族文化而努力,也为在地社会作出无私的贡献,中正中学最早的校监林谋盛就是其中之一。

在学友的点拨下,得知位于新加坡河畔的林谋盛烈士纪念碑和原南洋大学建筑,都是黄庆祥(Ng Keng Siang)所设计,这些建筑也是“华族传统复兴式”。

黄庆祥没受过中国传统建筑教育

有趣的是,黄庆祥并没有接受过中国传统建筑教育,他是1930年代在伦敦巴特雷特学院(Bartlett School)接受英式建筑教育的华人。回到新加坡后,设立自己的建筑事务所,也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第一位新加坡建筑师。他所设计的“华族传统复兴式”建筑有着更多南洋风情,对华族传统建筑元素的演绎中,显示出拿来主义的自由无忌。


林谋盛烈士纪念碑



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林谋盛纪念碑是座典雅的建筑小品,整体设计干净利落,体现着现代建筑思想,华族传统建筑元素仅仅是作为装饰出现。人们可以步上大理石饰面的八边形平台,中央耸立着八角形纪念碑,逐渐收分的体型上装饰同样的大理石,每一面的竖向上镶嵌着六块泛着铜绿的花格,顶部是铜制的三重檐八角攒尖顶,屋脊以回纹造型收尾,也铸有瓦当滴水,只是形体比例有着变异。纪念碑的基座部分在四个方位上有铜铸的华、英、巫、印书写的林谋盛生平事迹,塔周有四座铜狮昂首向上。

这座融合华族传统和现代风格的建筑,无疑呼应林谋盛的成长经历,他1909年出生于福建南安,在鼓浪屿英华书院完成西式教育,16岁时远渡南洋来到新加坡,曾就学于莱佛士学校和香港大学,后来继承父亲在马来亚创下的事业,担任过中华总商会董事、华侨建筑商公会会长等要职。

1937年抗战爆发之后,他放弃优渥的生活积极抗日,成为盟军东南亚总司令部第136部队马来亚区华人区长。1943年11月2日潜入马来亚领导抗日工作,1944年3月27日被捕,遭受严刑拷打,宁死不屈,1944年6月29日惨遭日军杀害,年仅35岁。

他的遗骸在被发现后运回新加坡,1946年1月13日英国殖民地政府为林谋盛举行隆重的军礼葬,追认他为陆军少将,1954年6月29日建成了这座纪念碑。


(信息来源:联合早报 )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